机械臂在江苏泰州的晨雾中划出弧线,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的钢梁正以每天三榀的速度延伸。172.9公里的巨龙横贯南通、泰州、扬州,中铁十一局的工装反光条在晨曦里连成流动的银河。新华社16日披露的数字很实在:前七月铁路固投4330亿元,同比涨了5.6%。这个增幅比去年全年的3.1%明显提速,钢轨延伸的节奏确实在变快。
河南鲁山制梁场刚投产最后一批预应力梁,平漯周高铁的骨架正在中原腹地铺开。安徽丰山隧道里,中铁十四局的掘进机刚啃完断裂带最危险的区段。国铁数据显示,102项“十四五”重大铁路工程里,已有37项转入联调联试或架梁阶段。钱花在刀刃上了吗?看看高原上的红原G213立交特大桥或许能懂——中铁十九局在海拔3600米处合龙的连续梁,让西成铁路跨过热曲河的天堑。这种海拔的混凝土养护,每方成本比平原高出四成。
黄百铁路的中院隧道倒是藏着隐忧,400米埋深穿越微瓦斯地层,中铁二十三局的防爆设备24小时开着。安全投入占总投资额12%,这个比例比三年前高了3个百分点。国铁内部通报过,今年二季度有七个项目因地质风险暂缓掘进。速度和质量的天平,砝码明显在往后者倾斜。4330亿能撬动什么?国铁年报提过,铁路投资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比是1:3.2。换算下来,前七个月至少带动了1.3万亿的社会资本。不过湖北某轨枕厂老板上周抱怨,钢材现款结算的比例从80%降到65%了。铁路投资的毛细血管,供血效率似乎有待提升。
钢轨还在向前突进,沈阳至白河高铁的接触网开始通电检测,襄阳至荆州段的道砟铺设完成八成。国铁年度目标卡在8000亿,意味着后五个月要花掉全年46%的资金。雨季快来了,丰山隧道监控室的岩移传感器,昨夜报警了两次。钢铁骨架在生长,地底的应力也在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