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高铁无座与二等座同价再引争议,12306称可暂坐空位

高铁无座票与二等座实行相同票价的政策,近期再度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不少人提出疑问,为什么站着的和坐着的,花的钱却一样?据快科技8月22日报道,12306方面回应称,无座旅客虽不分配固定座位,但可暂时使用车厢内的空余位置,遇持票乘客须主动让座,这一设计被视为“合理”。

从服务本质看,无座票仍归类于二等座服务范畴。部分旅客认为,既然有权使用空闲座位,票价一致并不离谱。有人甚至提出,无座旅客实际可能干扰有座乘客体验,票价或许还应更高。但另一边,不少用户吐槽,自己买无座常是无奈之举——赶时间、临时出行,别无他选。站着乘车的体验差异明显,票价却毫无体现,这真的公平吗?

其实这类争论并非首次,铁路客运定价机制一直带有浓厚的公共服务色彩,并非完全按“舒适度”做市场化区分。12306的回应也隐含一层意思:票价一致,是为避免运力浪费、提升车厢整体使用效率。有空位你就可以坐,没空位那就站一会儿——听起来像一种妥协式的资源分配策略。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高铁毕竟不同于公交或地铁,长途旅行中“站与坐”的体验差异极为显著。有乘客反映,尤其节假日,连续站立数小时非常普遍,此时再谈“可暂坐空位”更像一句空话。明明服务内容有差别,价格却纹丝不动,难免让人觉得“亏了”。

也有人提议,可否借鉴航空业超售时的处理方式?例如,在确认有座票售罄后,以折扣价格发售无座票。这样既满足紧急出行需求,也体现对不同服务的差异化定价。不过,目前国铁并未释放类似改革信号。

说到底,高铁票价问题从来不只是“价格”本身,更牵涉公共服务与市场化的平衡。无座与有座同价,表面看是一视同仁,实则忽略了用户体验的梯度。但在运力极度紧张的线路上,哪怕无座,也是一张难得的车票。这时候,乘客在意的或许不是几块钱差价,而是“能否顺利成行”。

铁路部门长期面临这样的两难:既要保障基础运输的普惠性,又需应对运营成本与市场期望。无座票定价问题,不过是这个复杂方程中的一个小变量。但从用户感受出发,细节处往往最见真章。哪怕暂时做不到分级定价,是否能在服务提示、购票界面上更清晰告知无座的可能体验?避免消费者事后才大呼“踩坑”?

其实,高铁无座票该不该便宜一点,本质上问的是:我们究竟希望铁路系统提供怎样的服务?是绝对公平,还是差异化的体验选择?目前来看,12306选择了前者。但乘客的抱怨也提醒我们,有时候,“一样的价格”未必等于“一样的价值”。

pic1.jpg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