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文峰牵引变电所封顶了。这座变电所位于资阳市乐至县文峰东路,是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的首座牵引变电所,建筑面积约859平方米。据四川日报报道,它属于“四电”工程的核心设施,功能是将电网输入的220千伏高压电转换为27.5千伏的牵引供电电压,直接为高速列车提供动力。因此,常被比喻为高铁的“心脏”。这个事件不算大,但意义不小,标志着项目进入攻坚阶段。
成渝中线高铁从重庆北站起,途经重庆市多个区县和四川省资阳市、成都市,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将来开通后,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能压缩到50分钟上下。线路是“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一部分,对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点帮助,也能推动西部大开发。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工程才刚有眉目。
作为记者,我觉着这个进展挺实在的。牵引变电所封顶意味着“四电”工程有了实质性推进,为后续联调联试铺了路。联调联试那是关键环节,得测试整个系统的兼容性和安全性,马虎不得。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提到,这为基础奠定了,但挑战还在后头。比如,施工进度能不能跟上,技术标准是否达标,都是问题。高铁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步来。
从专业角度,牵引变电所的建成只是第一步。整个“四电”工程还包括通信、信号等其他部分,都得协调推进。据业内分析,成渝中线高铁的时速目标较高,可能达到400公里,这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极严。文峰变电所的成功,算是个好开头,但后续安装和设备调试才是重头戏。如果一切顺利,联调联试可能在明年启动,不过具体时间还得看进度。
主观来看,这个项目对川渝地区的影响会慢慢显现。缩短旅行时间固然好,但更关键是拉近经济联系。成渝双城经济圈喊了多年,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实实在在的支撑。但也不能太乐观,高铁建设往往伴随成本超支或延误风险。目前看,四川段进展还算平稳,但整体工程跨度大,涉及多方协调,未来几个月将是考验。
总之,文峰变电所的封顶是个节点性事件。它不张扬,却扎实。工程团队由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参建,经验应该够用,但西部地形复杂,施工难度不容小觑。希望后续步骤能同样顺利,别出岔子。高铁梦很美,实现起来还得靠这些点滴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