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铁路部门开始发售1月25日(腊月廿六)的车票,铁路节前春运车票进入发售最高峰。自2024年12月31日春运车票开售至1月11日9时,已累计发售春运期间车票5768万张,这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无数游子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和急切归乡之情。
从车票预售状况来看,热门出发城市和到达城市多为经济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地区,如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这些城市吸引众多务工人员、学生和商务人士等,春节期间,他们纷纷踏上归乡之路,致使这些城市之间的热门区间客流相对集中,如广州至南宁、深圳至长沙、上海至北京等。这既反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凸显春节期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特征。对于铁路部门而言,如何合理调配运力,满足这些热门区间的客流需求,是巨大挑战。
在余票情况方面,1月14日至23日,部分区间余票充裕,为一些旅客提供错峰出行选择。然而,自1月24日(腊月廿五)起,车票需求持续上扬,车票整体趋紧,这也表明春节前夕是人们返乡高峰,大多数人期望在此时间节点前回家乡与亲人团聚。铁路部门需依据余票情况和客流变化,及时调整运力安排,增加热门方向的列车班次,以缓解车票紧张局面。
铁路作为春运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在应对如此大规模人口流动时,肩负重大责任。近年来,为满足春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高速铁路网络持续延展加密,普通铁路线路也历经多次升级改造,列车的开行数量、频次以及编组均得到优化。春运期间,还采取加开临客列车、动车组重联运行等多种举措,竭力挖掘运力潜能。同时,铁路部门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时监测售票大数据,根据客流流向、流量,提前做好运力安排,确保热门线路、热门时段车票供应相对充足。
此外,铁路12306网站进行一系列优化升级,如试点推出 “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 功能、引入 “智能推荐最佳购票方案” 功能、增设 “亲情购票” 模式等,为旅客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购票服务。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也体现铁路部门在服务方面的用心和努力。
然而,尽管铁路部门采取众多措施,但在春运车票发售高峰期间,仍存在部分问题和挑战。例如,部分热门线路一票难求,高峰时段车站客流拥堵,网络购票存在网络拥堵、信息泄露等风险,黄牛倒票现象亦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需铁路部门、相关执法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发力,从法律、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加以解决和完善。
铁路节前春运车票发售的高峰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现象,既体现人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团圆的渴望,也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和问题。在此过程中,铁路部门、旅客以及社会各界均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推动春运这一庞大工程的顺利进行。相信在铁路部门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未来的春运之旅将更便捷、高效、舒适,让每位游子都能顺利踏上归乡之路,与家人共享团圆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