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下午,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垂水区西舞子的山阳电铁铁路道口发生的列车撞人事故,致使两名中国女游客年轻的生命骤然消逝,此悲剧刺痛众人之心。在为逝者哀悼之余,围绕这起事故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就事故原因而言,初步调查显示两名女游客或许误以为铁轨内为 “信号灯等待区”,从而站于禁止通行的护栏内侧。此看似是游客对当地规则生疏所致的失误,然其背后却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日本与中国在交通规则和习惯上存在诸多差异,例如日本左侧通行,而中国右侧通行。此类差异于铁路道口等交通场景中体现尤为显著。在中国,当铁路道口的护栏放下时,人们惯于站在护栏后方等待;而于日本,可能存在不同规则,这易使初来乍到、语言不通的中国游客产生误解。
无可否认,当地铁路道口的设计亦存一定不合理之处。隔离区狭窄且呈斜坡,宽度仅相当于成年人两肩,推自行车时前轮会进入斑马线,如此设计对于不熟悉状况的外地人和外国人而言,着实极易引发混淆。铁路道口的电线杆遮挡列车司机和行人视线,大幅增添事故发生风险。并且,紧急按钮位置隐蔽且无多语言标识,对于外国游客而言,在紧急时刻根本难以发现并使用。自2009年以来,相同地点已发生4起类似事故,其中1人死亡,此足以表明该道口存在长期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却未及时有效进行整改。
此悲剧亦为所有有出国旅游意向之人敲响警钟。出国旅游时,了解当地交通规则乃最基本要求。在出发前,应通过各类渠道,诸如查阅旅游攻略、咨询专业人士等,详尽了解目的地国家的交通规则,涵盖车辆行驶方向、交通信号灯含义、特殊交通场景的规则等。在旅途中,需时刻留意交通标志和信号,不可凭借国内习惯行事。若对某些交通规则或标志存疑,务必及时询问当地人或寻找多语言提示。于不熟悉的环境中,尤其是在交通繁忙区域,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时刻关注周围环境和交通状况,不可有丝毫松懈。同时,若条件允许,尽量选择使用地下通道或天桥等安全通道,避免在危险的平交道口穿越。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保障游客安全是基本职责。像此类易引发误解和危险的铁路道口设计,应当尽快予以优化和改进。增添多语言的交通指示标识,令外国游客能够明晰规则;合理规划隔离区和安全候车区域,确保其足够宽敞且易于辨别;改善视线遮挡问题,使司机和行人皆能拥有良好视野;将紧急按钮设置于显眼且易于操作的位置,并配备多语言说明。
这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不应仅为一时的新闻热点,而应成为我们反思旅游安全和交通设施设计的契机。期望通过各方努力,能够避免类似悲剧再度发生,让每个人于异国他乡皆能安全、愉悦地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