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台高铁自2022年1月8日投运至今,累计客流量突破5000万人次,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其作为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所展现出的巨大活力与潜力,也为民营资本参与铁路建设运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示范。
从完善投资环境来看,杭台高铁的成功落地,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与地方的积极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其列为首批8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为民营资本进入铁路领域打开了大门。浙江省良好的营商环境与较强的民营经济实力,更是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投资合同,民营资本占股51%,真正实现了“民资入铁”,让民营企业家在铁路建设、运营等关键环节拥有话语权,充分激发了民资的优势与活力,打破了以往铁路投资主要依赖政府和铁路系统内部融资的局面,为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注入了新动力。
在创新投资回报机制方面,杭台高铁同样可圈可点。项目采用PPP模式,由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及维护,运营期内可通过线路使用费等获得稳定收入,且运营期前10年,省、市两级政府还会提供可行性缺口补贴,这种“收益保底”改革,有效降低了民营资本的投资风险,让民企能够放心大胆地参与其中,实现了“进得来、能赚钱”。此外,民营资本还通过投资高铁线路,拓展了旅游列车、铁路物流等业务,进一步丰富了回报来源,这种多元化的收益模式,为其他民营资本参与铁路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缩短市场培育期的举措,更是杭台高铁客流快速增长的关键。沿线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与优惠举措,如天台县的旅游推介会及“大礼包”,嵊州市的音乐节、乡村越剧联赛以及免费游、半价游活动,新昌县的“乘着高铁游诗意新昌”“万人游新昌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进一步整合了沿线旅游资源,扩大了旅游市场半径。同时,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也积极联动各方,推出美食打卡、疗休养专列、音乐节等系列活动,打响“诗路高铁”品牌,建立车站旅游驿站,开通车站至景区直通车等,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有效缩短了市场培育期,使杭台高铁迅速成为热门旅游高铁路线,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业、就业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
杭台高铁的“民资入铁”改革示范效应日益显现,已有上百家政府单位、协会、企业等赴其交流学习,其成功经验也为后续的杭温高铁等民资参与投资运营的高铁项目提供了有益参考。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市场壁垒的进一步打破,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民营资本投身于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中,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更加强劲的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