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傍晚,焦柳线1579公里至1583公里区段内,三台总重超过200吨的铁路养护设备正在钢轨上稳定推进。柳州工务机械段机械化维修二车间三十余名职工在持续春雨中展开线路维护作业,这是春运返程高峰期间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
捣固车驾驶室内,余东鸿紧盯仪表盘数据,双手精准控制着设备行进速度。每前进一米,32组捣镐同步插入道床,将道砟夯实至标准密实度。后方200米处,配砣整形车操作手叶宏伟通过全景监视屏观察两侧边坡,液压犁板以毫米级精度调整石砟分布形态。春雨使作业环境更为复杂,但各岗位人员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质量。17时38分设备突发网络故障时,技术团队展现了应急处置能力。林升工程师在12分钟内完成故障定位,更换受损线路模块后系统恢复正常。期间,现场负责人许德金同步组织备用方案,保障其他设备持续作业。这种双重保障机制是铁路养护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
夜间作业时段,青年职工王鑫手持探照灯沿线路徒步巡检。他需要实时观察前方500米范围内的接触网导线位置,通过无线电与设备操作室保持联动。在春雨造成的低能见度条件下,这种人工+机械的协同模式有效规避了潜在风险。
当晚20时施工结束时,作业团队累计完成4.05公里线路精调,钢轨几何尺寸合格率达到100%。返程工程车上,职工们正在整理当日作业数据,这些记录将接入铁路工务管理系统,为后续养护计划提供依据。
此次春雨中的施工作业是铁路系统应对春运返程高峰的常规保障场景。专业养护团队通过规范化流程和应急管理机制,在复杂天气条件下维持着铁路运输动脉的畅通。这种常态化的工作模式,正是我国铁路网络日均安全开行旅客列车1.2万列的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