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今天在国新办发布会捅破了层窗户纸——成渝中线高铁开通后直接摁下400公里时速按钮。成都到重庆?掐表50分钟。这速度搁全球商业运营高铁里都算顶格操作了,安路生的话撂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会上,分量不轻。(来源:澎湃新闻)292公里的钢轨还在铺,设计本是350公里底子。妙就妙在部分区段早埋了伏笔,轨道曲线半径、隧道断面尺寸全按400公里标准预留。新华社7月8日无人机镜头里的土桥枢纽互通双线特大桥,钢筋骨架已见雏形。中国高铁头回给400公里时速留后路,野心明摆着。
跑多快得看车头硬不硬。国铁押宝在CR450动车组上,这铁疙瘩试验场飙过450公里,商业运营锁定400公里档位。轮轴材料、牵引系统全换代,据说跑起来比现役复兴号还稳当。安路生没细说技术参数,但“国际领先”四个字从官员嘴里蹦出来,分量懂的自然懂。
眼下成渝双城高铁9分钟发一班,日均百万人次流动像走城门。可1小时通勤圈终究差口气。提速到50分钟意义在哪?不单是压缩半小时。经济地理的算法要重写——产业协作半径拓宽了,人才池子并库了,连商务谈判都能赶午晚餐两头场。重庆北站到成都站串起铜梁、资阳几个点,郊区地块怕要先躁动。(来源:国新办发布会实录)
长三角高铁公交化、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珠玉在前,成渝这次直接甩出技术王炸。但400公里时速烧钱厉害。钢轨磨耗指数成倍涨,接触网损耗几何级跳,运维成本最终会不会转嫁票价?安路生避谈这茬。老百姓要快更要实惠,平衡木不好走。
不得不承认,高铁竞速赛卷到这步,技术突破比想象中猛。350公里达速线刚破7000公里大关,京沪穗黄金干线才跑顺当,成渝中线直接跃迁到下一个量级。这步棋落子长江经济带“八纵八横”棋盘正中央,战略意图露得彻底。不过跑得越快,安全冗余越要堆足。CR450的制动性能、信号抗干扰能力,没见着实测数据前,悬着的心放不下。
钱袋子也得跟得上。参考京津翼市市通高铁的投入,成渝这种地貌桥隧比逼近90%的工程,每公里造价怕是天文数字。经济账怎么算回本?安路生提了句“提升区域通达效率”,具体效益评估却留白。地方债绷紧的弦,经得起这般压吗?(来源:新华社公开报道)
成渝双城经济圈喊了五年,铁路终于亮出硬通货。只是技术高歌猛进时,别忘了老百姓最朴素那问:票价亲不亲民?晚点率高不高?站内换乘挤不挤?400公里时速是面子,通勤体验才是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