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运返程客流持续攀升,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面临年度大考。济南供电段与国网山东电力公司通过创新协作机制,为铁路运输搭建起立体防护体系。这种被称为“双段长”的管理模式,正成为守护春运返程线的重要支撑。
双方建立的联合治理体系具有清晰的操作路径。铁路段长与地方段长协同作业,形成覆盖11个供电车间的网格化管理。419份安全互保协议构建起制度框架,沿线设置的标识牌明确了责任边界。这种责任共担机制在春运期间展现出实际效能,通过联合排查已清除14条跨铁高压线路隐患。
技术革新在安全防护中扮演关键角色。无人机巡检与智能监控系统形成互补,实现隐患的立体化侦测。在京九线等关键区段,车梯吊车断线技术的应用提升施工效率,线索保护技术则有效避免二次损伤。数据显示,新技术使应急处置时间缩短40%,人力成本降低三成。
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处置效率上。双方联合编制的应急预案经过30余次实战演练验证,兖石线模拟断线故障处置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牵引变电所设备分界标准的统一,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管理盲区。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使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28%。
制度创新与组织保障的深度融合,为安全管理注入持续动力。党支部共建试点推动党建与业务协同,通讯录更新机制保障信息实时互通。春运期间,双方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7次,完成设备巡检3200公里。这种常态化协作机制,使跨部门响应速度提升60%。
从隐患排查到技术创新,从标准统一到应急联动,“双段长”机制构建起多维防护网络。春运返程高峰既是对铁路供电系统的压力测试,也是检验安全管理成效的试金石。随着客流量持续走高,这种融合责任共担与技术赋能的治理模式,正在为铁路大动脉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