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渝万高铁关键节点背后:不只是一座桥与一条路

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的首节钢梁,在十月中旬稳稳地落在了桥墩上。对于关心这条线路的人来说,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工程术语上讲,这意味着大桥进入了“结合梁施工阶段”,一个听起来颇为枯燥的词,却实实在在是主体结构从下往上长,转变为横向延伸的关键一步。往前倒推十几天,10月5日,这座桥最高的6号主塔刚刚封顶,当时已经引起过一波关注。

这些节点被密集报道,很容易让人觉得工程建设就是这样一个个节点的堆砌。但从业内视角看,石沱长江大桥作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它的每一步进展都具有风向标的意义。所谓控制性工程,就是整条线路里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工期最长的部分。它的进度,直接决定了渝万高铁最终能不能按时吹响通车的号角。这桥,建成后据说要创下四项“世界第一”,虽然具体是哪四项,多数报道语焉不详,但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工程的艰巨性。

深汕高铁龙岗隧道迎来“拓荒牛”,盾构巨兽长沙下线不止于尺寸

一台隧道掘进装备的下线,通常只是基建领域众多新闻里的一条。但在2025年10月24日,长沙铁建重工的产业园里,这台名为“龙岗二号”的盾构机,确实有点不一样。它的开挖直径达到14.31米,整机重量约3600吨,这些数据来自新华网的报道,足以让它归入超大直径盾构机的行列。

这台设备的正式下线,意味着它即将从制造厂奔赴真正的战场——深汕高铁龙岗隧道。深汕高铁,这条连接珠三角核心区与粤东地区的快速通道,其建设的每一个节点都备受关注。龙岗隧道作为其中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可想而知,否则也无需动用如此量级的掘进设备。一个直径超过14米的隧道断面,要容纳的不仅仅是轨道,更是整个区域经济动脉的一部分。

铁路货运的“压舱石”效应:30亿吨数据背后的冷静观察

国铁集团在10月23日循例发布了前三季度的运营数据,其中货运总量定格在30.3亿吨。这个数字,说实话,对于长期跟踪这个领域的观察者而言,并不算特别意外,但细看之下,里面却有不少值得琢磨的地方。

同比增长3,4%,日均装车数增加4.3%。这两个增幅,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盘子里看,不算抢眼,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平缓。但铁路货运的特殊性就在于此,它不像消费数据那样容易出现脉冲式波动,也不像外贸数据那样时刻受到国际局势的剧烈扰动。它的这条增长曲线,更像是一艘巨轮的航迹,平稳、坚实,反映的是实体经济最底层的脉动。这种“慢”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经济寻求稳定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它说明,尽管面临各种不确定性,但工业生产、能源供应这些国民经济的基石部分,依然保持着必要的运转张力。

<< 1 >>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