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翟婉明获评最美教师,铁路动力学权威的筑梦人生

2025年9月10日,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年度“最美教师”名单,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位列其中。据四川在线报道,这一荣誉表彰了他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教育工作的长期坚守。翟婉明不仅是中国铁路现代化的关键推手,更是一位深耕教学一线的学者,他的故事远不止于奖项。

翟婉明的职业生涯几乎与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同步,上世纪90年代,他创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国际学界称之为“翟模型”。这个理论不是纸上谈兵,它直接应用于中国铁路的六次大提速工程。想想看,从绿皮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背后有这样一个理论支撑着安全与效率。翟婉明还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动态性能匹配设计方法,解决了高速列车过桥时的振动难题。这些技术被纳入国家铁路设计规范,据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评审材料显示,其成果在京沪高铁、兰新铁路等重大工程中落地。

但翟婉明不止于实验室,作为教师,他从教近四十年,培养了超过100名研究生和博士后。课堂上,他总是把最新研究成果带进来,让学生们看到理论如何变成钢轨上的现实。这种教学方式不那么传统,却非常有效。学生们回忆说,翟教授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用工程案例启发思考。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西南交通大学已成为典范。

为什么一位顶尖科学家会如此重视教学?翟婉明自己曾提到,科研和教育就像铁路的两条轨道,缺一不可。他的团队不仅发论文、拿奖项,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务实态度,或许源于他早年的经历。80年代中国铁路还相对落后,他亲眼目睹技术瓶颈如何制约发展,从而立志用科学改变现状。如今,中国高铁网已覆盖全国,翟婉明的理论在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获评“最美教师”,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工程教育价值的肯定。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像翟婉明这样的学者——既能突破理论前沿,又能扎根人才培养。铁路人生听起来宏大,实则由无数细节堆砌而成。从实验室到课堂,从论文到工程应用,翟婉明用四十年时间诠释了何为“筑梦人”。他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创新往往源于坚持与融合。

pic0.jpg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