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甬舟铁路:首榀箱梁之后,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甬舟铁路首榀箱梁在马岙特大桥工地上成功架设,这个消息在10月28日传来,对于长期关注此项目的人来说,其分量远不止于一块巨大预制构件的成功吊装。它象征着一个质变,一个工程从“地下”走到“地上”的转折点。

任何大型桥梁或铁路工程,前期的基础施工,桩基、承台、墩身,都属于“线下”作业。这些工作隐蔽而漫长,外界很难直观感知其进展。而箱梁的架设,意味着桥梁下部结构已经具备了承载上部结构的能力,工程建设自此进入了线上与线下同步施工的新阶段。据新华社现场报道描述,这标志性的第一榀箱梁稳稳落在桥墩上,宣告了甬舟铁路建设最直观的部分正式拉开序幕。从此,铁路的雏形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节节向前延伸。

甬舟铁路的规划全长不算特别长,大约77公里,连接宁波东站与舟山定海区的白泉镇。然而,它的意义在于终结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将其并入国家高速铁路网。250公里的设计时速,对于一座依靠轮渡和跨海大桥与大陆连接的城市而言,是一个交通维度的跃升。这第一榀箱梁,就架设在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的马岙特大桥上,其示范效应不言而喻。

当然,一榀箱梁的成功架设,在整个庞杂的工程体系中,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从技术层面看,这甚至算不上是挑战最大的环节。真正的考验在于后续。随着线上施工的全面展开,大规模的、连续的、高精度的箱梁架设作业将成为常态。这不仅考验着中铁四局这类承建单位的设备调度能力、现场管理水平,更考验着他们在复杂海洋环境下对施工精度和安全的把控。毕竟,高铁区别于普通铁路的核心,就在于对线路平顺度近乎苛刻的要求。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节点,不如说这是一个压力陡增的起点。从这一刻起,项目管理将从相对独立的墩身施工,转向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流水线作业。每一榀箱梁的制造、运输、架设精度,都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榀乃至整座桥梁的质量。这是一个不允许出现丝毫偏差的链条。现场照片显示,工程技术人员在作业现场反复确认各项参数,这种情景在未来数年内会成为日常。这个项目后续还将面临世界级的海底隧道施工难题,相比之下,桥梁上部结构的推进只是这场大戏的序幕。这首榀箱梁的顺利落位,给了项目一个积极的开端,也正式将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pic0.jpg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