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返程高峰背后的双赢密码

铁路系统与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正在重塑行业生态。当春运返程高峰与校企合作成果相遇,一套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展现出独特价值。沈阳铁路局与多家院校搭建的创新平台,通过技术共研与人才共育破解现实难题,为应对大客流考验提供了底层支撑。

在长春车辆段检修车间,智能登顶工具箱的RFID识别系统正高效运转。这套由企业与院校联合开发的设备,将检修效率提升20%,其研发周期仅用三个月。类似的协同攻关已形成标准化流程——企业提出技术需求,院校组建攻关团队,双方在软件开发与硬件适配环节分工协作。目前投入应用的20余项创新成果,有效提升了设备维护效率和运输安全保障能力。

技术骨干与院校教师的双向流动构建起新型人才培养体系。29本校企合编教材进入课堂,铁路技术能手定期参与课程设计,教师团队深入运输现场实践,这种立体化互动使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明显缩短。沈阳电务段助理工程师吕俊良等技术骨干持续为母校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形成了从课堂到现场的无缝衔接。

资源整合带来的长效效应正在释放。订单培养、实训基地等合作形式,每年为铁路输送超3万名技能人才。校企共建的智能检修设备既解决生产难题,又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了技术迭代与人才储备的同步推进。这种以产业需求牵引教育创新、教育成果反哺产业升级的模式,为运输系统应对周期性客流压力提供了持续动能。

当春运返程高峰遇上产教融合新机制,展现的不仅是运输系统的保障能力,更是现代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命力。这种深层次的“双向奔赴”,正在为铁路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基因。

pic0.jpg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