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东站的建设进度比预期快了近两个月,据广西日报报道,这座建筑面积约7980平方米的车站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作为南凭高铁崇凭段的终点站,它不仅是线路规模最大的站点,更直接关联着中越边境贸易的未来格局。
车站设计融合了友谊关城门的意象,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其功能性布局。三台五线的车场配置在边境车站中属于高规格,远期还预留了6000平方米国际站用房。这意味着当下的建设已为跨境铁路联通留下接口。从技术层面看,这种预留设计需要协调海关、边防检查等多个系统,其复杂性远超普通高铁站。
凭祥东站的建设进度比预期快了近两个月,据广西日报报道,这座建筑面积约7980平方米的车站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作为南凭高铁崇凭段的终点站,它不仅是线路规模最大的站点,更直接关联着中越边境贸易的未来格局。
车站设计融合了友谊关城门的意象,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其功能性布局。三台五线的车场配置在边境车站中属于高规格,远期还预留了6000平方米国际站用房。这意味着当下的建设已为跨境铁路联通留下接口。从技术层面看,这种预留设计需要协调海关、边防检查等多个系统,其复杂性远超普通高铁站。
2025年10月1日起,中国铁路将正式停止提供纸质报销凭证,这一政策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许多网友担忧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将面临出行障碍。据中新经纬报道,这次调整并非取消所有纸质凭证,而是将报销流程全面数字化。实际上,铁路电子客票系统已运行多年,旅客凭身份证即可进站乘车,此前提供的纸质单据仅是行程通知单,包含车次、座位等基本信息。
车站人工窗口继续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可现场打印纸质行程单。通过12306购票后,系统会自动向预留手机号发送乘车短信。若未收到短信,可能是用户修改了通知设置,转向了微信或支付宝等平台接收通知。铁路客服表示,行程单丢失也不必担心,在发车前可以多次打印,确保旅客掌握乘车信息。2025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43亿人次,旅游列车开行量同比增长31%。这些数据印证了铁路出行的普及程度,也凸显了数字化改革的必要性。但值得深思的是,技术进步不应以牺牲部分群体的便利为代价。
2025年9月1日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多国领导人集体乘坐中国高铁抵达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一行程并非寻常外交访问,而是对中国高铁技术的直接体验与认可。领导人来自“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与中国战略关系密切,他们的选择传递出深层信号。高铁旅程安全高效,车厢内交流氛围轻松,元首们亲身体验了时速350公里的平稳运行,无疑为中国基础设施作了无声背书。
中国高铁技术的成熟度早已不是新闻,但这次集体乘坐凸显其国际影响力。这些国家多数位于亚洲内陆,铁路联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资料,高铁网络已覆盖国内主要城市,运营里程全球领先。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多项铁路合作协议,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技术标准上,中国参与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全部13项系统级标准的制定,标志着中国规则逐渐融入全球体系。
2025年8月28日,那趟专列从常州东站启动,拖着92个标准箱的光伏组件,一路向西奔往新疆乌兰乌苏。组件总容量20.5兆瓦,全是天合光能的东西,为申能新疆塔城项目备的货。长三角头一回用集装箱运光伏产品,算是个新鲜事。以前棚车装运,慢还容易坏,现在改集装箱,装卸快多了,效率提了30%以上,破损风险也降了。据南京铁路物流中心的人说,这“棚改集”方案让客户直接到工厂提空箱,装好就上列车,省了仓储环节,货到目的地客户立马提走,流程紧凑不少。
其实光伏产品铁路运输不是刚起步,今年3月14日,就有班列从盐城北站发往新疆博乐东站,载着40车光伏板,那是“总对总”协议落地的标志,想着规模化推广。但集装箱专列更进了一步,整体优化供应链。装卸时间缩短,货场周转加快,92个箱从发运到卸车,没拖沓。铁路物流中心数据显示,到8月31日,他们今年共发运光伏产品1.08万车、34万吨,整列专列开了74列。数字不算大,可趋势明显,新能源物流在升级。
2025年9月1日,新渝万高铁的蔡家沟双线特大桥成功合龙,这件事在工程界引起了不小关注。大桥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横跨长江支流,全长2113米,算是项目中的重头戏。主跨设计采用连续刚构,具体是(76+3×144+76)米,总跨度584米,整体结构对称,中间部分较长。据国铁成都局介绍,15号和16号主墩高度达到150.5米,相当于50层楼,这在国内高铁建设中用了无砟道床的桥墩里算是最高的了。施工地点在丘陵河谷,地势陡峭,地质条件复杂,有危岩落石和滑坡体,河床还有斜岩,增加了不少难度。
2025年铁路暑运刚刚结束,数据就出来了。据新华社报道,8月31日,为期62天的暑运正式落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到9.43亿人次。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运力提升8%,反映出铁路网络的扩容和效率优化。
暑运期间,铁路部门没闲着。他们编制了专门的暑期运行图,灵活调整车次安排。运力增加了,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铁旅融合”成为核心策略。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各种主题列车纷纷上线。银发专列也加入行列,针对老年旅客提供定制服务。旅游计次票的推出,让旅客能更方便地串联景点,实现“昼游夜行”和“快旅慢游”。据国铁集团统计,旅游列车开行579列,同比增长31%,直接拉动了旅游经济和银发经济。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