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沈白高铁开通在即,重塑东北交通与经济脉络

沈白高铁即将结束试运行阶段,正式投入运营。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近日启动按图行车测试,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正以全真实运营条件模拟运行图,检验系统适应性与稳定性。据京报网报道,试运行包含参数测试、故障模拟及应急演练,旨在验证行车组织方案的可行性。工程2021年7月开工,2025年5月完成铺轨,全长约430公里,连接沈阳北站与长白山站,纵贯辽宁、吉林两省五市。高达77%的桥隧比——包括85座隧道和175座桥梁——凸显了东北复杂地形下的建设难度。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这条线路是“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关键区域连接线,填补了东北高速铁路网的空白。全线10座车站中7座为新建,各站设计深度融合地域文化。伯官站借鉴浑河与生命之环的现代意象,塑造城市门户形象;抚顺站外立面传递工业振兴的寓意;新宾站提取满族建筑轮廓与赫图阿拉城八角屋顶元素;通化站以流动的屋顶曲线呼应山水剪影;白山东站通过白色叠级幕墙模拟长白雪景;江源东站用现代手法诠释满族传统;长白山西站则整合自然元素,旨在打造一体化客运枢纽。这些车站不仅是交通节点,更成为文化展示的窗口,据中国铁路资料显示,设计团队力求在现代建筑中延续历史文脉。

西延高铁攻坚纪实:陕北步入高铁时代的一小时生活圈成型

黄土高原上,西延高铁的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机械轰鸣,工人们日夜奋战,只为攻克那些技术难关。据新华社报道,这条高铁全长29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西安到延安的时间会从2.5小时缩至1小时。一下子拉近了两地距离,所谓“一小时生活圈”不再是空谈。

工程难度不小,全线桥隧比达91%,大多穿越沟壑区,地质复杂得很。施工团队得应对黄土沉降、边坡稳定这些问题,每一步都需精密计算。高桥隧比意味着更高成本和更长工期,但为了连通老区,值得投入。技术上,采用了许多创新方法,比如隧道掘进中的超前支护,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据一位工程师透露,这些措施确保了工程进度,同时维护了生态平衡。

深圳铁路暑运客流创新高 大湾区融合步伐加快

2025年暑运期间,深圳铁路发送旅客量达到1916.5万人次,同比增长5.5%,刷新了历史纪录。这一数字背后,是大湾区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直观体现。据高铁网报道,跨境客流尤其亮眼,广深港高铁贡献了612.4万人次,增幅16.7%,显示双城往来正成为常态。

香港发往深圳的旅客占其内地总客流的48,7%,而深圳赴港比例也接近49%,几乎持平。这种双向平衡不是偶然,双城通勤族占据了跨境乘客的三成,他们的出行多以旅游、商务和家庭探亲为主。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不再只是概念,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铁路网络的优化和服务提升,显然在推动这种生活模式的普及。

<< 1 >>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