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返程路上那盒饭的温度

郑州东站候车大厅里飘散着胡辣汤的辛香,身着制服的餐服人员正将刚出锅的烩面分装进环保餐盒。作为全国铁路版图的“十字路口”,郑州枢纽在春运返程高峰期间日均发送旅客突破50万人次,密集的车次间隔与持续攀升的客流量,让这处交通要塞成为观察中国春运的绝佳窗口。

面对持续二十余天的返程高峰,郑州铁路部门启动弹性调度机制,通过延长高铁站营业时间、增设12个临时售票窗口、加密重点方向列车开行频次等措施分流旅客。在郑州站高铁行车指挥中心,电子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实时显示着每趟列车的上座率,调度人员根据数据变化动态调整运力配置,确保京广、徐兰等干线列车正点率维持在98%以上。

真正让旅客记住郑州的不仅是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G806次列车餐车里,厨师长李师傅正在翻炒刚切好的黄河鲤鱼块,铁锅边缘升腾的热气裹挟着葱烧香气弥漫整个车厢。这支由27人组成的流动餐饮团队,每天要为途经郑州的42趟列车供应近万份餐食。他们开发的“中原味道”系列套餐中,既有适合短途旅客的扣碗酥肉配荷叶饼,也有为长途旅客设计的四菜一汤组合。

从自动售货机里扫码即取的烩面套餐,到商务座旅客专属的现磨豆浆,不同价位的餐食选择背后是精准的客群需求分析。列车餐服部负责人透露,他们每月会根据旅客评价调整菜单,近期新增的荆芥豆腐汤和芝麻叶面条两款新品,上线首周销量就突破3000份。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地方美食,让奔波的旅途多了份熨帖的温度。

米字形高铁网带来的不仅是时空距离的压缩,更催生出新型服务生态。当郑州开往济南的G2066次列车驶出站台,商务座旅客王先生打开手机扫描座椅扶手上的点餐二维码,系统自动定位列车当前位置,为他推荐了即将经过开封站时的灌汤包外卖服务。这种“轨道+驿站”的餐饮供给模式,正在重塑人们对铁路出行的认知。

郑州铁路枢纽的返程高峰应对方案,展现出超大城市交通节点的服务智慧。当最后一班夜行高铁载着归人驶向远方,站台时钟的指针划过零点,食品加工中心的灯光依然通明——明天清晨五点,第一批现蒸的枣花馍将准时装进餐车,继续温暖无数人的旅途。

pic0.jpg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