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滇越铁路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从历史深处到现代回响

8月23日,昆明的一场学术讲座悄然举行,由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和红河州社科院联合主办,主题直指云南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贡献。滇越铁路成了焦点,这条老铁路的故事被重新挖掘。据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报道,讲座吸引了50余位专家学者和爱好者,气氛严肃而专注。

云南抗战史长期被忽视,尽管其贡献巨大。吴宝璋教授,云南师范大学的知名学者,花了数十年研究这个领域。他的专著《云南抗日战争史》厚达20万字,基于海内外实地考察和档案查阅,许多观点已被官方采用。抗战时期的云南,地理位置特殊,既是后方基地,又是前线枢纽,战略地位复杂至极。

高铁站文化空间的长三角实践与观察

2025年08月24日,高铁站不再只是旅客匆匆过往的节点,它们在长三角地区悄然转型为文化展示的静默舞台。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城市发展与交通枢纽融合的必然结果。上海南站的“灯塔书房”就是一个例子,据人民铁道报,这个400平方米的空间里,金色钢铁拱廊蜿蜒穿插,书架摆放着千余册藏书。旅客候车时即拿即阅,木质座椅松散分布,绿植点缀其间。环境优雅时尚,吸引不少人打卡休憩,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片刻的阅读体验,缓解旅途的焦躁。

嘉兴站的做法则偏向历史传承,候车厅内,旅客抬头就能看到一座老站房的背面墙体,复建过程中用了南湖湖心泥烧制的21万块青红砖。老站房现已作为历史博物馆开放,一楼展览1921年前后嘉兴的社会文化风貌,二楼设有“城市书屋”,为旅客提供阅读空间。这种设计不仅保留历史痕迹,还将本地文化融入日常流动中,让候车时间变得更有深度。

中国高铁网络年内再扩容:十余新线助推八纵八横布局

高铁建设在中国持续加速,2025年,预计有超过十条新线路投入运营,进一步织密国家高速铁路网。这不是简单的数量增长,而是战略性的基础设施完善。据相关行业分析,这些项目将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整合和交通效率提升。

包银高铁的进展值得关注,作为京兰通道的关键部分,它连接内蒙古和宁夏,是首条横跨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高铁。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披露,包头至惠农段计划年内通车, complementing the already operational section。设计时速250公里,正线全长约517公里,这将缩短西北地区与华北的时空距离。西北的高铁网络一直存在空白,这条线有望成为最便捷的进京通道之一。

<< 1 >>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