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铁路

连通你的世界

湖北喜提全球最快高铁

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近日在湖北开启试跑。这列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复兴号列车试验速度达450公里每小时。商业运营时速将达400公里。中国高铁技术再次实现重大突破。

CR450在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进行型式试验。该线路是新建高铁干线,路况条件优良。试验不会干扰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为期半个月的测试将为列车性能优化提供关键数据。

新动车组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四个核心维度。运营时速提升至400公里是首要指标。安全性能同样令人瞩目。紧急制动距离控制在6500米内,与现有350公里时速列车持平。能耗控制达到行业新高度。400公里时速的能耗相当于现有列车350公里时速水平。噪声控制也保持优秀水准。

渝厦高铁重庆段新站亮相 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渝厦高铁重庆段的开通进入倒计时,新建的七座车站已全部完工。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是国家高铁网渝厦通道的关键部分,正线长度约250公里。从重庆中心城区到黔江区的旅行时间将从现在的4小时大幅压缩至1小时以内,显著提升区域交通效率。

七座车站各具特色,充分融合了当地自然与人文元素。重庆东站作为枢纽核心,规模达12万平方米,采用15台29线布局,设计融入重庆的“山、水、林”意象。其室内装饰以黄葛树为灵感,兼具功能性与地域特征。巴南站以温泉与云篆山为设计蓝本,呈现简洁现代的造型。南川北站立面采用弧形山洞轮廓呼应地域文化,水江西站则通过水纹肌理与工业元素展现“四宜”城镇特色。

高铁快运让广西荔枝鲜达全国 铁路返程高峰显效率

广西灵山荔枝迎来丰收季,产量预计超过19万吨。荔枝保鲜期短,对运输时效要求极高。铁路部门联合地方企业,利用高铁网络优势开辟鲜果运输新通道。通过“高铁+直播”创新模式,实现果园直发全国市场的快速衔接。

中铁快运南宁分公司提前对接荔枝产区,建立全流程运输方案。专业团队进驻果园设置服务点,实现采摘、包装、运输当日闭环。运输过程采用三层防护包装,结合高铁车厢恒温环境,最大限度保障鲜果品质。6月10日首批5吨荔枝通过高铁发往六大城市,从枝头到消费者手中仅需4小时。

广西“市市通高铁”的交通网络形成高效运输圈。依托1-3-6小时高铁交通体系,灵山荔枝半天可达周边省会,24小时覆盖全国动车通达城市。今年高铁荔枝运量预计近百吨,较去年增长四倍。这种规模化运输既降低果农物流成本,又拓展了销售半径。

印度最高铁路桥通车引发工程界关注

印度杰纳布铁路桥近日正式投入运营,这座横跨查谟峡谷的钢结构桥梁以359米桥面高度刷新了铁路桥梁的世界纪录。该工程历时二十余年建设,主跨长度达467米,桥体采用特种钢材建造,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工程团队表示桥梁可承受零下20度低温、8级地震和12级强风,在极端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技术突破。

从工程参数看,该桥面宽度达到13米,但创新性地采用单向铁路通道设计。这种布局不同于常见双向轨道桥梁,引发国际桥梁工程领域讨论。专业资料显示,窄幅单通道设计能有效降低风荷载影响,同时减少桥体结构自重。在超高桥梁建造领域,抗风稳定性始终是核心技术挑战,杰纳布桥的抗风设计曾得到波兰专家的技术支持。

杭沪高铁40分钟直通 长三角同城再提速

连接杭州西站与上海东站的沪乍杭高铁取得关键进展。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全长约222公里。它计划设置9座车站。其中新建奉贤、上海金山、平湖市、临平北4座车站。改扩建四团、嘉兴南、桐乡、杭州西4座车站。线路东起上海东站,西抵杭州西站。它基本沿着杭州湾北岸铺设。途经上海、嘉兴、杭州三市。建成后两地直达时间缩短至40分钟。这将显著提升杭州与上海间的通勤效率。长三角核心城市间的“同城效应”更加凸显。沪乍杭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部分。其规划符合国家及长三角区域铁路发展蓝图。

草原游这么火,铁路功不可没

内蒙古草原旅游的火爆景象仍在持续,近期铁路迎来了明显的返程客流高峰。这一现象直观反映了内蒙古文旅市场的强劲活力和游客对铁路出行的认可度。大量游客选择铁路作为进出内蒙古的主要交通方式,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和经济拉动具有积极意义。

面对持续增长的客流,铁路部门提前部署,实施了多项针对性措施。运力保障是首要任务。在连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等区内主要旅游城市,以及通往北京、西安等区外重点客源地的热门线路上,铁路部门动态增开了多趟临时旅客列车和夜间高铁。普速列车也普遍进行了扩编加挂,有效提升了单次运输能力。在客流最集中的时段,每日开行的旅客列车对数达到了144对,创下新高。这些运力补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高峰期的旅客出行需求,避免了大规模滞留。

火车上开中医馆,这操作太秀了

全国首趟“中医养生”主题旅游列车从成都发车了。这趟为期16天的新疆环线之旅,选择在春运返程高峰期间启程,本身就很有看点。更特别的是,它直接把中医馆搬上了飞驰的列车。这个创意,精准击中了当下银发群体对健康出行的核心需求。

“熊猫专列”这次的新尝试很实在。它不是简单挂个中医养生的名头,而是把中医服务深度融入整个旅程。乘客在车上就能找到专业的中医专家进行把脉问诊。旅途劳顿是常事,这里提供了中医特色的理疗服务帮助缓解疲劳。茶饮药膳的品鉴活动,让乘客在舌尖上感受传统养生智慧。动手制作养生锤、学习辨识常见中药,这些互动性强的内容让旅途变得有趣又有收获。边看风景边学养生,把原本可能枯燥的乘车时间转化为了有价值的健康体验,对老年乘客尤其友好。

这个演练打通了路港安全“最后一公里”

上海局常州站最近搞了个挺实在的安全演练。奔牛港务集团、南京物流中心加上车站自己,三家单位凑一块儿练真本事。他们专门挑了六月安全生产月这个时间点,主题定得也直白——“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演练内容不是走过场,集装箱怎么吊装移位、加固检查怎么做、线路隐患怎么排查,这些关键环节全给模拟了一遍。港务的操作员手上功夫很精准,吊具对位、箱体起升、码放这些动作都干净利索,看得出日常训练有底子。

现场还专门有人讲解货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这东西怎么构造、什么原理,工人们听得明白才能用得顺手。最见真章的是防脱轨应急演练环节:模拟操作失误导致车辆轮缘骑上钢轨,这情况相当危险,搞不好就是大事故。好在调车组的人经验足,一眼就发现了问题,上报流程也快,三家单位预案启动及时,硬是把这模拟的危机给按住了。这种实战化的演练,练的就是临场反应和协同能力。

煤蛋蛋事件后,铁路这波操作挺实在

一趟山西境内的普通列车经过隧道后,部分乘客身上沾了煤灰,这事引发了关注。铁路部门反应很快,第二天就给出了详细说明和处理措施。作为非空调列车,开窗通风是必要的,但过隧道前确实需要关窗。这次工作人员提示了,但检查没到位,导致粉尘被气流卷进车厢。发现问题后,车上人员立刻行动,擦桌子、拖地,还给乘客发了洗手液和纸巾,尽力现场弥补。

铁路部门的回应没有回避问题,直接点出了管理环节的疏漏:提示后检查没跟上。更重要的是,他们拿出了后续改进方案,明确要加强进入这条特定隧道前的关窗提醒和车内巡查,同时承诺推动隧道粉尘治理。这种直面不足、迅速整改的态度,是提升服务的基础。非空调列车在特定区域运行有实际需求,如何在保障通风和防范粉尘污染间找到平衡点,需要更精细的管理。铁路部门提出的双管齐下——强化人员操作规范和改善隧道环境——算是抓住了关键。

长三角高铁网再添大动脉

通苏嘉甬高铁建设正全速推进,这条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宁波的交通干线已进入桥梁施工关键期。中铁五局在张家港至常熟西桥段完成首榀箱梁浇筑,标志着工程进入加速阶段。施工中应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管控,从物资调配到质量监测均通过可视化平台完成,确保工程高效精准。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核心段落,该项目在长三角交通布局中具有战略意义。全线11座车站串联起苏浙两省经济重镇,其中苏州北站的改扩建尤为关键——这里将成为京沪高铁与通苏嘉甬高铁的交汇枢纽,计划2027年底同步投用。技术突破同样值得关注,已贯通的汾湖隧道是国内首条跨省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采用智能掘进系统保障施工安全;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进度过半,主桥结构施工正昼夜推进。

<< < 2 3 4 5 6 7 8 > >>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www.jttl.com.cn.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