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中央宣传部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联合发布了2025年“最美铁路人”名单,十位来自不同岗位的铁路工作者入选。据中国网报道,这些人物包括安全行车407万公里的高铁司机、在6米高空冒风抢修的接触网工、以及30年徒步检查桥隧的桥隧工。他们的事迹看似平凡,却折射出中国铁路系统的核心价值。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日常坚守构成了行业基石。
铁路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济南局动车司机孔祥配七次担当新建高铁首发任务,兰州局工长陈永红在祁连山高寒地带守护供电安全,青藏集团桥隧工马万里用创新方法排查隐患。这些案例显示,安全不是偶然结果,而是专业精神和钻研精神的产物。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首位,据行业数据,这得益于无数铁路人的精益求精。但安全背后是持续的风险管理,孔祥配的经验表明,复杂线路操纵需要反复测试和调整。某种程度上,铁路安全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可靠性的象征。